关于工作方案模板合集八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方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工作方案 篇1为进一步加强林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预防和遏制林业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确保现代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xx〕3号),结合林业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落实部门行业指导和监督责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责任落实,深入排查隐患;强化监督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重特大事故隐患;强化事后处置,及时、科学、有效应对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人数、降低损害程度。
二、加强责任落实,强化安全意识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强化林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林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各有关司局、各有关直属单位切实加强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单位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抓好林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克服林业行业多年未发生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引发的麻痹大意思想,切实增强全行业的生产安全意识,积极营造林业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排查隐患,全面堵塞漏洞
各地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不断加强林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一是加强对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单位基础设施、生态旅游设施、道路交通等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二是加强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林业机械、森林食品药品加工、森林旅游设施、林区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三是加强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学校、幼儿园、医院、商业和文化娱乐场所、森林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和农民工等人员集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每半年组织一次本地林业行业重特大事故隐患全面排查。各森工企业、国有林场、木材加工企业、木制品厂等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季度进行一次重特大事故隐患自查,并将排查情况建立台账,及时报有关部门。通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通过排查,明确落实每一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责任,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
四、加大执法力度,严打违规行为
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在全面督查检查的基础上,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交叉检查等多种方式,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一盯到底。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必须现场依法提出处理意见;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依法停产整顿;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复产必须经过验收。严厉打击非法行为,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在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管理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五、加强应急处置,强化保障装备
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提高林业安全监督管理装备建设水平。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各有关司局、各有关直属单位积极推进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林业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援。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要进一步健全适合本单位的林业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认真加强演练。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指导基层林业主管部门开展林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林业主管部门对重大事故的指挥、协同、配合、处置等应急反应能力,引导林业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加强林业安全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林业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进一步健全全员应急培训制度,针对员工岗位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培训,提升一线员工第一时间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工作方案 篇2一、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总体目标
根据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及省卫计委文件的要求,结合蚌医二附院“十三五”发展战略的要求,提高效益,回报社会,惠及职工。按照“全面启动、分批实施、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全面测试、梳理医院内部控制现状为基础,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以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缺陷、补充修订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为手段,建立涵盖本单位的决策层、执行层、业务层等各个层级的全员、全过程内控体系。从而有效保证医院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医院发展战略。
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医院内控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于20xx年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工作,力争到20xx年底,遵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试行)》、《蚌医二附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全院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原则及要素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覆盖医院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评价标准、监督检查并促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实现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有机结合,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此次内控建设具体包括全面预算、收支管理、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财务报告、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在内的医院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按照《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监察厅、安徽省审计厅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财会〔20xx〕212号)的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统领,梳理、修订、健全单位现有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完善各项经营管理业务(工作)流程,建立适应医院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1、建立内控体系的必要性: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约束、规范医院管理行为的准则,是减少风险、风险防控的基本保证,可以保障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
……此处隐藏7635个字……培植推广无公害和绿色生态产业;改善镇容镇貌,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确保辖区内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各村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安全基本达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达标排放,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化建设持续实施,各项指标逐步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创建一批生态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稳步提升。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镇长高瑞稳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经发办,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督促检查和协调工作。建立环保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环保工作的深入化、持久化。
三、主要工作
(一)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1.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城镇建成区内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场地和拆迁现场的扬尘污染治理。完成2家非煤矿山粉尘治理,强化监管措施,开展扬尘监控。
2.强化烟粉尘综合治理。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开展除尘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安装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增设烟粉尘监控因子,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单位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加大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力度,开展专项治理,全面禁止秸秆和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露天焚烧。
3.开展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完成县下达的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任务,实施石化、涂装、化工、合成革、塑料制品、木业等污染治理,开展已建成的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设施验收。
4.强化砂石、渣土运输车辆密闭管理,源头解决运输泼洒扬尘污染问题。
(二)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
1.认真组织实施《舒城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集中开展舒茶工业集中区水污染治理。抓好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落实规划各项要求,完成年度考核任务。
2.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加快推进全镇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项目建设。
3.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加强全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管理和集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
(三)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1.推进工程减排。加快集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
2.加强管理减排。确保污水处理厂及在线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做好污泥安全处置工作;按环评要求推进设施建设。深化农业源减排。狠抓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工作,推进养殖专业户废弃物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提高全县农业源污染物综合治理率;依法划定禁养区,严格项目准入。
(四)依法强化环保监管
1.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深入贯彻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加强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积极推进乡镇与环保、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推动形成环保守法的新常态。强化行政约谈、后督察、挂牌督办、区域限批等措施,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推动环保从督企向督政转变。
2.强化建设项目管理。贯彻落实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机制,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环境监理、竣工验收与后续监管;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及生态环保类项目,主动协调服务,做好并联审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配合做好引进项目的环保准入工作。做好对建设项目的环保“三同时”项目审查,督促未验收的单位尽快办理验收手续。
3.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开展规范化检查。保证危废企业环境安全。
4.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加强对全镇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环境风险隐患和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排查。建立环境突发事件联动机制,按规定开展环境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坚持“有报必接、有案必查”,认真、高效调查处理环境信访投诉,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实行重点时段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坚持做好人民调解和领导带案下访工作。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集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镇容镇貌,使集镇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集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卫生管理,消灭环境污染现象。
2.加强旅游业的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严格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3.狠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建立 “三线三边”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与美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相结合,逐步连片改变村容村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完善水利设施综合治理工程、居民安全饮用水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增强居民保护水源的意识,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机制,保护绿化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4.加强宣教工作,组织召开环保会议及环保相关培训,提高居民生态意识和环保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乡村居民生态意识,执行环保法律法规。
5.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积极推广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环保。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督查监管,建立“政府主导、环保监管、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实现减排、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
2、明确责任,按规划要求和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实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各单位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环保第一责任人,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3. 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监管机构,并落实职能、职责和工作经费。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学习和培训机制,提高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真正发挥协助管理环保事务的职能,推进全镇环保管理工作。
4.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从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等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利用“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努力将环境保护、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
5. 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强化考核问责机制。严格实施目标考核,进一步明确各村各有关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严格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通过调度、约谈、问责等措施,促进环保责任的落实。对未完成年度环保工作任务的村和有关单位,年终考核予以“一票否决”。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要求。根据中央和安徽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要求,明确各村、各有关单位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建立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接受考核评议,依法依规落实对党员干部的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