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时间:2024-03-26 10:42:46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1

《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他的内心世界。

这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有些语句的含义比较深刻,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总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大多归纳为“毛岸英牺牲了。”我借此纠正了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上的偏颇——主要写了谁,他怎么了,因为什么?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感悟组织学生交流:从课文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为什么有此感悟?你是从哪些词句当中感悟到的?为了使自读课文和谈论交流更有实效,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开展课外阅读。最后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因为有感情的朗读,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有的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读能表达出来,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到位的,可学生的朗读还欠加强指导。让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去感受情思美感,所以组织好朗读教学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教学中学生集体感情朗读的时间欠充分,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去自由地感受作品。其次,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基本特点。文章当中有很多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可在体会情感中没有涉及到描写人物的方法,我觉得在体会情感和了解写作方法有一个自然的融合就更好了,做到读写结合更好,这也是今后教学值得重视的地方。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2

今天上午,我上了略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本文主要讲了毛泽东同志当得知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光荣殉职后十分悲痛,正在悲痛欲绝的时候,彭德怀老总请求破格将岸英遗体运回国,而朝鲜首相金日成却要求将岸英葬在朝鲜,毛泽东同志从大局出发,毅然决定将儿子葬在朝鲜。文章既体现了一位父亲痛失儿子伤心欲绝的普通人情感,又体现了一位伟人宽广的伟人胸怀。

备课时,我想既然是体现毛泽东既平凡又不同凡响的人格魅力,就准备让学生从了解毛泽东的个人事迹和有关诗词入手导入课题。由于考虑到时间关系,当学生认识了生字后,我就引导学生直接走进文本,感受毛泽东同志特殊的感情世界。在交流汇报中,引导学生通过读毛泽东同志的心理活动有关语句,体会他矛盾而又艰难的心路历程。最后,激励学生想象:当你读到“电文稿下是泪水打湿的忱巾”,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课前谈话时,学生只汇报了有关毛泽东的诗词,有关毛泽东同志的其他信息学生一无所知,这当然受学生的信息来源有限所制,课堂气氛显得不够严肃,学生没有进入课堂教学氛围。当学生走进文本时,来得有些唐突,感受很多,交流时显得情绪冷淡。当我组织学生感受毛泽东心理活动时,学生的情绪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读起书来自然没有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平淡有余,深沉不够。拓展部分应该说还是很不错的,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充分想象出了毛泽东同志那天晚上悲痛欲绝的感人场面。整堂课虽然比较顺利地结束了,但远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

如果现在我还要重上,我想我一定从抗美援朝战争入手,从学生熟知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入手,营造出学生对英烈们无限敬仰的情感。让他们在敬仰中揣摸毛泽东同志的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伟人的博大胸怀。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3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在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本来就比较陌生,“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对于主席所面临的艰难抉择理解起来更是困难,他们根本体会不到主席作为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的失子之痛。为了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感受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人的风采。我在课前专门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搜集毛岸英及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烈士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教学中我注重从文本中挖掘,让学生通过初读来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在细读中让学生动手划出描写主席心情的句子,划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交流学习,使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句子的含义,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在本文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写写等学习方法。通过读、议、写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掌握写人方法,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文中情景。这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我在最后又专门安排了课外拓展:让学生展开想像,主席是如何渡过这个难眠之夜的,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出主席的那一份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

从整堂课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深的,能从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悟到主席作为一个普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怜,一个伟大领袖所具有的博大的胸怀。为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虽然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读,但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还不够到位。要注意提高评价的机智,课堂上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特别是对于学生的精彩回答,只是轻描淡写地表扬,没能及时地放大,今后应多注意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另外在环节的把握上不够好,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

今后要在课堂环节的设计和问题设计上多下功夫,注意使评价语言生动、贴切,努力提高课堂实效,力争使课堂教学更趋向于科学、合理。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4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此处隐藏5529个字……下阶段我应多加强朗读训练。其次,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博大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大特点。文章当中有很多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我觉得在这块的处理比较好,首先让学生找到这样的句子,前面已经有了读的基础,初步感受到了主席的情感,再理出这些句群,体会作者展现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我还将之与作文指导联系起来,让学生课内运用作者的方法来写一写主席在这天晚上的一系列表现。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11

这篇课文重在一个“情”字。这份“情”是博厚的、深沉的、凝重的。由于学生在本组前两课中都是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走进毛泽东作为普通人、作为毛岸英的父亲的情感世界,从字里行间体验、感受这份“情”,既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激情,又需要学生设身处地地用“心”解读文本。

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指导学生反复品读,体会感悟,再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为此,在课堂上,我一再鼓励学生朗读。诸如“语言有温度,字词知情感。文中毛主席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次对话,一次心理活动都能体现他的情感世界。让我们抓住这些语句去感知伟人毛泽东,作为平凡人的情感世界……”

遗憾在教学喃喃时,学生品词不到位的情况下,忙于赶教学进度,而匆匆放弃;遗憾自己在许多问题的表述上,不够清晰简明;遗憾自己的教学机智太差,以致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匆匆下课,没有给予学生一个简单明了而具有启发作用的总结……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12

这是一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从课文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为什么有此感悟?你是从哪些词句当中感悟到的?为了使自读课文和谈论交流更有实效,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开展课外阅读。最后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因为有感情的朗读,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有的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读能表达出来,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到位的,可学生的朗读还欠加强指导。让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去感受情思美感,所以组织好朗读教学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教学中学生集体感情朗读的时间欠充分,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去自由地感受作品。其次,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从课文中我们体会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那么,如何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的变化,怎样表现人物性格描写?我通过抓住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 “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动作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还如神态描写:“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再是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在进行人物刻画时,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不要忽略细节描写,其实就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内心世界的外在表露,课下让学生进行一下小练笔,写一些人物作文。 可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在体会情感和了解写作方法上还没有招到一个自然的融合的方法。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13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在朗读体会感悟方面,我主要做了这么两点:一是段落研读,体验主席情感变化。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我采用培养学生抓重点词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加强朗读训练,深刻体会人物情感,渗透指导描写人物方法。采用对话与交流的方式,通过师生的互相交流碰撞、相互启迪,让句子中的内涵留在学生的心田,使伟人形象屹立在学生心中。二是以读促悟,读中带悟。在反复读中体验毛主席情感的变化和情感和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14

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时,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教学效果较好:

一、课中播放《英雄儿女》,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的英勇气概。

二、在课堂上通过讲解时代背景,把学生带入抗美援朝的时代,观看毛岸英的照片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这样一个年轻人牺牲了多么可惜,从而体会毛主席的悲痛心情。

三、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大特点。课上要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深有感触的地方,然后写下感受,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让学生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毛主席的情感变化。并且将之与作文指导联系起来,让作文教学更具实效性。

四、毛主席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失去了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要经得起这莫大的哀痛,是需要极大的意志力的。毛主席他却毅然决然地将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让我们感受到毛主席作为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身为伟人的博大胸怀,使我们肃然起敬。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15

对于自己上的一课,收获很大,具体的有两点体会:

1、只有引领学生走入情境,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去感悟,才能使朗读具有真情实感,比如:我在课堂上通过出示地图和简练的讲解,把学生带入抗美援朝的时代;毛岸英的照片更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这样一个年轻人牺牲了多么可惜,从而体会毛主席的悲痛心情;配乐朗诵描写毛主席复杂心情的语句,催人泪下的语句配上凄美的音乐,使在场的师生走京乐主席的内心世界,被主席博大无私的胸怀所感染,有的老师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泪水夺眶而出,现场充满了凝重的气氛,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2、只有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才有活力,无论是在备课中,还是在课堂上,都必须注意以学生为主,只有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是成功有效的课堂,本课以学生汇报收集材料开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到很多相关的知识,对后面的感悟作了良好的铺垫。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也很有积极性,要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主席流泪的情景,不仅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置身其中去感受那份真情,感人肺腑。

本课,我要由衷地感谢去进修校宋香莲老师和魏玲老师给我很多帮助,尤其是魏玲老师深入课堂,作具体的指导,使我深受启发,受益非浅。

通过这一节课,使我了解了很多语文课应当侧重和注意的东西,开阔了我的思路,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今后我会更加努力,锻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争取再进一步。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