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全篇围绕一个“竹”字,着力描摹竹影之神韵、抒写画竹之趣,运用对比、描写、对话、动作等多种技法,生动描写出“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时的童真童趣。本课设计意在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拓展艺术视野,了解作者丰子恺卓越的音乐、美术才能的背景下,运用艺术家的眼光来观察、体验生活之美的生活态度,学习作者重点围绕竹影之趣、描摹竹影之法,全文一气贯通而又生动活泼的写作风格。
教学步骤
一、分组研究
课前围绕以下课题以组为单位上网查找资料,并作简单研究:
1、丰子恺的生平资料、绘画资料、文学资料,重点要结合课文谈谈“我眼中的丰子恺”。
比如我眼中的丰子恺是个有着细微观察力的人,从他在文中第二段的描写可以看出:“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从上句中还可见他有不凡的语言表现力;再比如,我眼中的丰子恺是个有着丰厚艺术修养的人 ──在描写竹影时,他用到了很多美术和音乐的术语“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另外,还可以看出丰子恺是个有童趣的人……等等。
2、收集查找郑板桥、吴昌硕的竹画以及西方油画各一幅,结合课文对中国画和西洋画进行比较。
二、课文研读
1、添置背景:
本文是一个兼具音乐、美术、文学才能于一身的艺术大师的一篇生活随笔。作为艺术大师,在他的眼里,竹影是怎样的,美在何处,作者是怎样描摹的。请为“竹影”添置一个油画般的背景,摘录文中对竹影描写的语言,整体理解感受竹影的神韵之美。
学生结合课文语言描述背景: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2、精研细读:
⑴ 寻趣说趣—体验童趣和童真。单有形似的竹影描述,本文的可读性就会大大降低,其内在的神韵可以用一个字概括──趣。
① 找一找:
清风明月的夜晚多么美好,竹叶萧萧的声音又是多么好听,孩子们在这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声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的?他们玩得有趣吗?请学生在文中找一找,然后用“我觉得 ( )是有趣的,我认为其中的趣味在于( )”这样的句子,说出自己的发现和理解,并体验竹影之趣。
再次阅读课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
“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线、颜色的变化;讨论人影头上有烟气的原因;用画笔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
在文中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
比如第三小节的两处描写:
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这两处都很有趣,特别是华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还笑。而大人这时候往往就会赶紧趁无人注意,把这影子涂掉,因为会觉得这是一种丑化。
② 说一说: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童年,也有过充满童趣的心灵和思维,只是许多人在长大后就渐渐把童心丢失了。我们在童年时常常做游戏,用泥巴捏小动物,偷砖头垒房子,在墙壁、在地上到处画画……还可能因此被家长、老师责怪。其实这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关心你、引导你,也许你就会有艺术上的发现,也许日后,你就会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模仿课文说一说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往事也是在进行着艺术的创造、也有一些艺术的发现。
⑵ 审美赏美—从影到画深入浅出:
① 读一读:
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描摹生动的语句,评点其妙处,玩味生动细致的描写方法。
② 想一想:
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这让我们想起那篇课文,它的开头也是写闷热的天气,他们的目的是否相同?给你什么启示?
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想一想这句话在自己脑中呈现的画面是怎样的?根据自己的感觉赏析这句话,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很美,用同样的方式赏析。
教师引导 (亦可学生自由发言):“参差不齐”描写了竹影与孩子们的墨竹创作渐渐脱开移位的情形。“好像脱了版的印刷”比喻新颖贴切,生动描绘出月亮渐渐升高与其先时画的竹影不吻合,形成叠影的美妙画面,从而可以看出作者观物如微,联想丰富,笔下文字很有生有生活情趣。
学生赏析其他句子。
3、课堂小结:
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就存在与我们日常行为当中(像用泥巴造城堡其实是孕育着一种建筑艺术,用雪堆娃娃孕育着一种雕刻艺术,用野花编花环孕育着一种装饰艺术)。或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创造艺术之美。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在创设的情境中,体味作者的艺术魅力,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步骤
一、进入情景
教师与学生共同赏析丰子恺的名作──同名漫画、散文《人散后,一勾新月天如水》。老师配乐朗诵,学生评议,体会丰子恺文如其画,画如其文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看谁说得棒)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A、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B、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C、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三、品美析美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
(总结)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
四、走进童年
师生一起朗诵: “时光带走我们的童年,让我们长大;岁月增长我们的阅历,让我们成熟。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纯真的 ……此处隐藏4508个字……书课题:24* 麦哨)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在品赏童诗过程中也更深入地感受童年的快乐、美好,受到感染。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是一篇阅读的文章,请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要求、自由学文。
㈠出示读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㈡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重点指导“穗、嚼”等字读音,写好“兜、裹、嚼”等字。
②生分段朗读课文
③播放录音范读。
师:你觉得我们刚才读得怎么样?
生:没有感情;声音不动听……
师:是呀!这读书要是没有感情,就像没味道的菜,没滋没味。书香伴着轻快的旋律,你感受到的乡村孩子生活怎样呢?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啊,你来,谢谢。
(生自由发言)
①乡村孩子非常可爱,非常快乐。
②乡村景色美丽。
③乡村孩子生活天地广阔、自由自在。
④乡村孩子的情感纯朴。
……
师:乡村孩子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都是那样美好!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童年的生活,是本环节教学应达成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学生初读、再读课文后,让学生说感受。旨在检查学生的初读成效,亦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同时,这一环节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这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三、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在作家陈益的眼里,童年是那甘甜清凉的“茅茅针”、柔美的“麦哨”……让我们走进文中去感受。请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特别的美的部分,试着读一读,并说说美在哪里?
(生长时间默读)
师:好吧。我们开始交流。
句①:“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很形象,突出孩子们的欢喜。 师指导朗读该句。
师:你能再读读这句吗?
(生朗读该句)
师:哪一位再来?
句②: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生1:我觉得这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色彩鲜艳的农家风光世界。 (师用电脑平台为生展现风光图)
师:还有谁也觉得这句很美?
生2:我觉得它写出了即将获得丰收的喜悦景象。
生:这句令我想起了家乡金黄的稻田,农民收割的情景。
师:很好,你的想象很丰富。这景象真得很喜人,让我们怀着这份喜悦来读读这句,好吗?
(生齐读该句)
师:你们看,这是一个很精美的句式,我建议大家把它背下来,好不好?还有哪位同学?
句3: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生1:这里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把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是农村特有的运动场。
生2:我觉得还写出作者对这“运动场”的赞叹与喜欢。 师:对!真好!你能读读吗?
(生2朗读该句)
(师指导朗读,重点词放在“强”、“简直”与“天然”等词上,语气由轻柔到重读,要读出草地柔软,又要读出后半句的赞叹)
句4:“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生1:这句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有过的经历,句子中的动作词用得很准;之前,我不懂得怎样表达,要把它背下来,以后作文可以有用场。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2:我仿佛看到了农村孩子聪明、可爱的形象,不像城里的孩子怕这怕那的。
师:你真是个留心生活的孩子。
句5……
小结:乡村孩子的聪明、可爱,乡村的优美田园风光,乡村孩子无拘无束。
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语言的优美。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品味语言的优美,以及试胆量过程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和试胆量德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完成课后思考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校长教育孩子消除怯心理的方法巧妙,富有实效。
(2)明确只要敢于实践,实践之后就会变得勇敢坚强起来。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并抓住重点部分试胆量的过程进行重点学习体会。
2、体会校长教育孩子消除怯心理的方法巧妙,富有实效。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小黑板。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回忆一下,你觉得自己最勇敢的经历是哪一次?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吗?
2、交流。
3、你们都很勇敢,真见小英雄。
4、在一个叫巴学园的学校里,有一群孩子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试验。
二、板体、读题
1、板题、试胆量。
2、读题。
3、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三、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字音。
2、词意。
3、指名读文,正音。
五,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大意和脉络
1、默读,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和叙述顺序是什么?
(3)请按着一顺序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讨论、交流。
3、汇报。
(1)课文写了校长组织大家夜里到九品佛寺院和墓地里进行试胆量的游戏,结果不当鬼的同学吓得跑回来了,当鬼的同学也因为害怕而回来了。
(2)叙述顺序是事物发展顺序。
(3)按题目、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22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23~24自然段)
六、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优美及人物的心理变化。
七、体会文章中的深意。
1、讨论:这次试胆量有什么意义吗?
2、体会校长教育方法的巧妙。
八、你觉得怎样可以使自己的胆量大起来?
板书设计:
哭
鬼
怕蚊子咬
世上没有鬼,克服胆怯
跑回家去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