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教学设计(实用)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广射虎》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重难点:
1、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说说《塞下曲》这着古诗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文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2、补充介绍李广其人:
李广是西汉名将。今甘肃泰安人。善于骑射。汉文帝时,镇守北方边境,参加了反击凶奴贵族攻掠的战争,他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致使匈奴数年不敢攻掠,被人称为“飞将军”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4、梳理问题,整合目标
预设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5、自主探究
(1)自学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 神勇无比 边境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二、互动学习
1、范读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3、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范读《塞下曲》。
(3)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延展学习
1、总结。
2、教师出题目检测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齐读课题)
2、出示《塞下曲》
(1)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3、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
4、梳理问题,整合目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人们称他为——(生答)(板书:神勇无比“飞将军”)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
5、自主探究。
二、互动学习
1、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过渡:也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里还包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2、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3、4段)
(2)读中感悟第三段。
a、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容疾风吹来,树木野草丛中发了“沙沙”、“沙沙”的声音。师:假如这里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
b、读中感悟。
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没有……搜寻)
师: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
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师: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弓: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板书:箭法超人)
c、联系诗句。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第三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a、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老师读了第4自然段后就有一个感受:用个成语来说,叫“出人意料”,你也会有这种感受吗?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b、读中感悟。
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吗?
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所以大家都惊呆了!
师:这真是出人意料啊!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
师: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
指导朗读,读出随从呢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c、联系诗句。
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指导“平明”“没”“棱”。
3、读好古诗、欣赏动画,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吗,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
(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延展学习
1、总结: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 ……此处隐藏22859个字……§3.4,不但理解了《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还指导了李广不愧是以为神勇无比的将军。
⑵你们佩服李广吗?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塞下曲》,你能根据老师添加的朗读符号
⑶你能再读一读§3.4,体会诗的意境,读出李广的神勇无比、读出你对他的佩服吗?自由读分两大组读
6、⑴读到这里,你们是否明白卢纶为什么要学这首《塞下曲》?(赞扬李广的神勇无比)
⑵对!“李广射虎”这件事反映出李广的神勇无比,《塞下曲》也描写了李广的神勇无比,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对李广神勇无比的肯定,请每个同学迅速默读课文,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⑶交流:板书:飞将军。是呀,“飞将军”这个词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李广”?学生简介“李广”
⑷小结:看来多读书,好处真不少。让我们在优美的古曲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巩固。
1、现在,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塞下曲》的意思吗?
2、指导背诵《塞下曲》。
⑴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⑵出示:塞下曲
林暗,将军。
平明,没在。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4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李广射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1、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词。
读生字词
说几句话,用上其中的几个词
2、这首著名的《塞下曲》写的是谁的事情? (李广)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李广是什么人吗?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
(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将军。)板书:神勇无比 (理解神勇无比的意思)
过渡:李光射虎的故事是根据卢纶的一首诗改编的,谁能来读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评价
过渡:让我们的思绪穿越千年的时空,再回到那个不寻常的夜晚,跟随一代名将李广将军去夜巡吧!感受他的神勇无比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
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你喜欢的记号画出来
(一)第三自然段
(1)你认为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2)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3)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4)交流(拈、搭、运、拉)
(5)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 拈弓:拿起弓。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 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6)观察课文插图。
(7)说说李广的形象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谁来表演一下。
(8)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9)“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说明李广的力气很大,说明箭的速度很快。)
(10)大家都知道,老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在如此凶猛的老虎面前,如果李广将军的动作慢了一些,会有什么后果呢?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刚才同学们读书读得特别投入,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得进又说得出,是聪明人的读书。不过,学到这,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李广夜巡时,为什么会以为前方有老虎?
(1)学生第二轮自主阅读,交流:
明确: 一是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二是一阵疾风吹来,树木“沙沙”作响。相机理解“疾风”:“疾风”是什么样的风?你怎么知道“疾风”就是大风,猛烈的风?---------课文后文提示,生活体验,平时积累。出示:疾风知劲草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三是前方影影绰绰有动静。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些词意思相近?
师: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高度戒备,十分警惕,这是一位将领重要的素质。)
(2)听范读,闭眼想象画面,感受射虎的环境
谁能读好这段话?
小结:李广将军夜间外出巡逻,树林深处风吹草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李广将军以为有虎,便“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让男生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李广将军射虎时的情景。
(3)、读了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塞下曲》这首诗哪两句话的意思? (齐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多么紧张的气氛,多么神勇的将军!女生读一二两句诗,把古诗的意境读出来?
(二)第四自然段
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广的神勇无比?
交流反馈:
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1)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
(2)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1)《塞下曲》一诗中哪个词表达了“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的意思?(没,为没组词) “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2) 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3)李将军真是(神勇无比),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你佩服他吗?(佩服)
你能体会将士们的心情,读出将士们的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吗?(生读)
(4)你理解了哪两句诗
(5)、请男同学读第三四两句诗,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着诗的意思和当时的情景。
过渡:《李广射虎》这篇课文用了几百字具体表现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武艺高超,而《塞下曲》这首诗,寥寥二十个字,就写出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有这样的将领镇守边关,边关一定固若金汤,十分安全。难怪王昌龄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示王昌龄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你们佩服李广吗?(佩服)让我们想着故事的经过一起读《塞下曲》,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感情朗读全诗)
三、背诵塞下曲
(自由读背 前后桌互背 指名背 齐背)
四、拓展延伸
唐代诗人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我们课本上只是其中一首,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首。这里面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呢?出示《塞下曲》组诗六,读一读